
中國汽車“出海”不再是選擇題
近年來,我國汽車產業“出海”步伐加速,成績斐然。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汽車出口 308.3 萬輛,同比增長 10.4%,展現強大產業活力。面對國內汽車市場漸趨飽和的現狀,“出海”已成車企發展的必由之路,意義重大。它為車企開拓新增長空間,助力規模擴張與業績提升。當下,中國汽車產業正經歷從“產品輸出”向“價值創造”的關鍵轉型。要想在全球汽車競爭中占據主導,必須兼具“種田者”深耕本地的耐心與“織網者”聯結資源的智慧。

01
屬地化扎根:突破整車出口瓶頸
隨著外部環境日益復雜,傳統整車出口模式面臨瓶頸,倒逼中國車企戰略轉型,供應鏈本土化重構迫在眉睫。真正的全球化運營需構建研發、采購、生產、營銷的深度本土化閉環,這雖需長期投入,但意義重大。長安汽車在泰國的實踐值得借鑒,其組建超千人本土團隊,依據當地市場需求、法規及基礎設施條件,定制化改造產品與服務,實現屬地化扎根,為其他車企提供了范例。

02
生態共建:實現價值升維
中國汽車出口的未來在于打造全球化服務生態,實現從“賣產品”到“賦能產業”的躍升。這需要整合整車制造、核心三電、基礎設施、技術標準等全要素,形成系統性輸出。同時,與當地產業鏈深度合作,輸出數字化方案與技術平臺,在全球價值鏈重構中扮演“賦能者”。此外,車企在海外需樹立行業協同意識,在合規、數據安全、專利保護等關鍵領域達成共識,形成發展合力。

03
全生命周期運營:挖掘后市場價值
新能源汽車興起,改變了汽車產業盈利模式與價值鏈條,后市場服務成為競爭焦點。挖掘后市場價值,對建立口碑與實現可持續盈利至關重要。車企要摒棄短期銷售思維,將服務貫穿用戶購車、用車、充電、維保、二手車流通及回收等全環節,以全生命周期運營理念,提升用戶滿意度與忠誠度。
從供應鏈本土化扎根,到全產業鏈協同賦能,再到全生命周期運營,中國汽車產業正以“種田者”和“織網者”思維,全方位布局海外市場。這一轉型歷程,標志著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市場從簡單的產品輸出向深度的價值創造轉變,為未來在全球汽車領域的競爭奠定了堅實基礎,有望在全球汽車產業版圖中占據更為重要的地位。



